袁炳发主编《中国最好的小小说》《外国最好的小小说》出版
后记:袁炳发:编辑完这本《中国最好的小小说》书稿之后,我寻了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时间,半躺在沙发上,重新阅读了一遍。结果整个下午都处于一种无法表述的美好之中,仿佛这本书将我送入时间隧道,尽情领略了华彩纷呈、绚烂重现。这大抵是经典阅读酝酿出来的幸福感觉。这正是我要的感觉,说实话,恰恰是我编辑这本书的目的。
本书所收作品,是国内顶尖级小小说作家授权供稿。他们作品经常被《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读者》《意林》《格言》等名刊连载;他们的作品构成了“漓江版”、“长江文艺版”、“花城版”等重要年选的鼎足之势;他们的作品几乎年年被各省、市“中考”、“高考”试卷选为阅读题或作为作文素材;他们的作品被译介到美国、俄国、日本、法国、新西兰、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国家……
小小说这一文本重新发轫以来,在杨晓敏先生的倡导和推动下,一直呈现一种勃勃生机,几十年如一日,呈现了大量的小小说作品和小小说作家。或者说,以几何的方式快速发展,其繁荣态势几十年而不衰,这除了现代生活选择了它的短小精悍的优势之外,不可否认,这几十年来,培养和孕育了一大批优秀作家和经典作品。那些沁人肺腑的语言幽香,那些令人大彻大悟的思想精华,那些精致优雅的故事,从未因为短小而让读者忽略,相反,正在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关注和喜爱。
为什么呢?在这个不争的事实下,隐藏了人类多少认知秘密或情感密码?我不想细细深究,因为答案极有可能在读者的阅读中。所以,我呈现了它的精华部分——小小说的精华部分。这一百多篇小小说不可能是全部,但是它们从历史的纵横面上跨越了三十年,囊括了全球华人领域,故事几乎覆盖了所有社会生活,并且经历了时间的淘洗。是的,淘金黄沙始到金。我希望这本书给读者的感觉就是这样,并带来阅读的大愉悦。
2014年春天
《外国最好的小小说》
袁炳发:我们关注什么?我们获得什么?(代后记)
清晨起来喝了一杯水,然后就坐在桌子前思考这篇“代后记”,思考的问题很简单——我们关注什么?我们获得什么?这关系到我们编选这样一本外国小小说选的目的和宗旨。小小说这一文体,对于今天的中国读者来说,实在不算陌生,且不要说专业的创作队伍,发行量可观的杂志、报纸,数以千万计的读者,优秀的评论家;就连翻译家以及他们所翻译的篇也有了可堪赞誉的显著增加。小小说是有生命力的,小小说是有未来的,这一点,不仅能从中国的发展情况中预测出来,随着翻译篇什的进一步丰富多彩,我们从世界的角度也可以确切地感知它乐观的发展前景。
在这本集子里,涉及到世界几十个国家的上百篇作品,这中间,既有契诃夫、雨果、都德、海明威、卡夫卡、卡尔维诺、莫泊桑、川端康成这样的世界级大师的作品,也有一些中小国家的知名作家的上乘佳作,两个世纪以降,这些伟大的创造者,为小小说的天空装点了无数颗璀璨的星星,使得小小说这门艺术拥有了极为特殊的艺术价值和审美趣味。
严格意义上讲,我们编选这本外国小小说选,主要的读者对象是青少年,尤其是大中学生。在这群人中,有热爱阅读的,有热爱写作的,更有希望通过对小小说的认知,提高自己的日常书写水平的,无论是哪一种,我们相信,都会从这样的一个选本中获得教益。当然,我们更欢迎超越这个读者层面的更广大的读者接受、阅读这个选本,那么,我们在起始所设置的问题也会得到更宽泛、更直接、更准确的回答。
我们关注什么?我们关注的是小小说这一文体在现代生活节奏中所能实现的赏心悦目、释解压力、督导向上的现实力量;我们获得什么?我们获得的是心灵的净化、精神的滤纯、灵魂的提升。
我们依然相信,在众多的阅读方式中,小小说,尤其是缤纷各异的外国小小说可以让我们多角度地找寻坐标,进而使我们的生命永远保持高贵的善良的方向和尺度。
2014年春天
四川天地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

